吉普Jeep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百年孤独生未百年,死不孤独 [复制链接]

1#

年,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·加西亚·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《百年孤独》出版,在阿根廷引起了很大的轰动。

很快,小说便席卷整个拉丁美洲。多年后,马尔克斯荣获诺贝尔文学奖,《百年孤独》作为他最出名的作品,借势风靡全球,被译为四十多种语言,在多个国家发行,更被评为是20世纪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。

年马尔克斯去世时,哥伦比亚总统宣布全国哀悼三天,所有公共机构降下半旗致哀,并号召人们在家里对逝者进行默哀。

同一时间,全世界的书迷都因损失这一文坛巨匠而叹息。

尽管马尔克斯生前佳作很多,但《百年孤独》在今天仍占有不可撼动的地位。

作家余华曾这样评价:

“在那些刚出版就畅销的文学作品里,有些与世长存,比如《百年孤独》;另一些则销声匿迹,也就没有比如了。”

《百年孤独》为何会尤其受欢迎,得到如此高的评价,马尔克斯本人也曾表示很意外。

不过,正如他自己所说:

“当小说家读到其他小说家的作品时,他们会把这部作品一一拆解开来,就好像对待一部机器。在教如何写小说这件事上,没有什么比阅读另外一本小说更有效了。”

从孤独中开出的欲望之花

《百年孤独》中暗藏了一个神秘又瑰丽的世界,它融合了科技、宗教、文化与想象,使得布恩迪亚这个家族百年来的繁衍充满了传奇色彩。

七代人的故事被压缩在几百页的纸张当中,却同样地被孤独所束缚。

故事从第一代布恩迪亚开始,何塞·阿尔卡蒂奥·布恩迪亚和自己的表妹乌尔苏拉住在印第安的海边小镇里,这里信息闭塞,人情固执,他们虽然在青梅竹马的加持下成婚,但是成婚以来,妻子一直拒绝与何塞同房。

因为他们听说过一个诅咒:兄妹乱伦下生出的孩子身后会长出一条猪尾巴。也正是因为这样,何塞总是会遭到各种各样的耻笑,终于在一次斗鸡比赛结束后,胜利的何塞将怒火烧成的利刃贯穿了对手的胸腹,可是他并没有就此得到解脱,死者的冤魂日日徘徊在他的眼前。

终于,何塞决定带着妻子离开这个小镇,与之同行的还有何塞的几个朋友。

他们跋山涉水来到了一个新的村镇,受到梦境的指示,何塞在此定居下来,他将这个小镇命名为马孔多。至此一个崭新的开始,似乎已经触手可及。

跋涉的途中,乌尔苏拉诞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,这是一个健壮的男孩,重要的是他身后并没有长出诅咒中的猪尾巴。这带给了夫妻二人很大的安慰,他们认为诅咒的阴云已经离他们而去。

随后乌尔苏拉又生下了一个儿子和小女儿,至此布恩迪亚家族二代的成员已经全部出生。两个男孩的名字分别来自于他们的父亲或者祖父,重复的命运跟随重复的名字一同降临到了他们的身上。

不知从何时起,何塞的性格好像变了,他开始沉迷于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,沉溺于科技或者新发现能带给他的一切刺激。他把自己关在小房子成日炼金,又信誓旦旦地告诉家人地球其实跟橙子一样,都是圆的。

这些疯疯癫癫的话理所当然的没有得到任何回应,何塞与家人之间的隔阂也日益加深,他们无法理解彼此,也不能排遣自己的孤独。乌尔苏拉为了维持生计,决定不再理会丈夫,她转而做起了糖果生意,甚至在马孔多小镇内开辟了一条商路。

可是日子并没有就这样无波无澜的进行下去,不伦恋情又一次发生在这个家族内。乌尔苏拉与何塞的大儿子与一个叫做庇拉尔的女人私通,却没有娶她,随后跟着一个来马孔多小镇表演的吉普赛女郎出走了。

二儿子本来不通情爱,却在命运的玩笑下恋慕上马孔多当地里正家的小女儿,一个只有九岁的小美人雷梅黛丝。

二儿子痛苦又难堪,此时却是哥哥的情人庇拉尔给了他安慰,二人在欲望的诱惑下一同采摘下禁忌的果实,庇拉尔为他生下了一个男婴。

他们为心中的梦想,为守卫家族,繁荣马孔多,不停地吐旧纳新,不停地征战。

一代又一代守着祖辈的"实验室"不停地做着"小金鱼",研究着祖辈留下的那份羊皮卷,在日复一日的痴迷中,或抵抗,或享受着内心那份不被理解的孤独而慢慢老去。

诚如书中所说:

“过去都是假的,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,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,即使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,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,唯有孤独永恒。

家族中的男女,因爱或执迷不悔,或克制自己,或远走他乡。

最终,无论是选择与真爱厮守,还是与爱隔离,都抵不过内心深处那份深深的孤寂。

“若不是车轴在进程中必不可免地磨损,这旋转的车轮将永远滚动下去。”

透过小说,能清晰地感受到:七代人的经历不过是无可改变的重复,百年也不过一瞬间,在无尽的轮回中体味孤独即是永恒。

同时对孤独会有一种全新的诠释和接纳: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,原来终究,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。

孤独是一种体验,也是人生中的常态。

除了孤独,我一无所有

百年的布恩迪亚家族不曾变化的本质就是孤独,不同人身上展现出了不同的孤独。马尔克斯的这部家族史是孤独的展厅。

霍.恩.布恩迪亚的孤独是思想超前的孤独。他带领原住民开疆扩土,他一旦看到吉普赛人的新东西就闭门钻研,他忘我的研究炼金术。

这种对于未知事物的探索和好奇让他游离于世俗之外,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之中。

乌苏娜的孤独是倔强的孤独。乌苏娜的前半生是很合群的,勤劳持家,热情好客,她的孤独源于失明。

她不愿让子孙发现她的失明,她执着的寻找用气味声音指引行动的方法,寻找家人作息和改变物品的一切规律,这种痛苦的坚强让她孤独,她从不让别人分担她的痛苦。

蕾贝卡的孤独是精神空虚的孤独。这是一个喜欢吃土的漂亮女孩子,她一旦精神焦虑犹豫不决就会吃土。

年轻时沉迷于意大利钢琴师的美貌,但是转而又被身材健壮的弟弟霍.阿卡迪奥吸引并坠入爱河,到了晚年,她始终一个人偏僻的小房子吃土,郁郁而终。

在我看来,她始终不曾理解爱情,不曾理解应该做些什么,不曾理解存在的意义。吃土只是她内心空虚的掩饰。

阿玛兰塔的孤独是挣扎于爱情的渴望与恐惧的孤独。它和姐姐蕾贝卡爱上了同一个意大利人,姐姐捷足先登令她充满仇恨,发誓要破坏姐姐的婚姻。

当姐姐的婚姻破败后,意大利钢琴师转而追求她,她渴望已久的爱情真正到来时她选择了残忍拒绝,令钢琴师悲愤的自杀。

后来,马克思上校追求了她五十年,至死也没有得到她的认可,而阿玛兰塔本人也孤独的死去。她无比渴望爱情,却又恐惧爱情所带来的伤害,她的挣扎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别人,以至于整个家族没有人同情她的痛苦,这是困于爱情的孤独。

奥雷连诺上校的孤独是盛极一时的孤独。年轻气盛的小伙子率领村民出征反抗政府,战斗了数十年成为了全国起义军总司令载入史册,但是在他势力最盛时,他发现自己并不是纯粹的自由党,也不知道为何而战,或许只是为了权力,他不想再进行这种空虚的战争。

停止战争比发动战争更加困难,他协调各方,签订了投降协议。最后成为了街边贩卖首饰的老爷爷。没有登上顶峰的人无法理解这种孤独,功成名就之时发现一路走来并不是追求梦想,而只是机械的向前,那这种功成名就又有什么意义呢?

这个家族仿佛不曾离开轮回,就像他们的名字反复使用一样,后人的性格也总能在祖先身上找到影子。

第五代的阿玛兰塔乌苏娜就像蕾贝卡一样始终不曾理解爱情,第六代的奥雷连诺.布恩迪亚就像霍.恩.布恩迪亚一样沉迷于知识的探索,成为最终破解羊皮卷的人。

孤独本身又该如何理解呢?

孤独往往是与众不同与格格不入,但不一定和痛苦相伴。

孤独或许有思想的根基,比如霍.恩.阿卡迪亚对真理的追逐使他沉浸于自己的逻辑体系中不被世人理解,但是他预见了未来,破解了奥秘,也自得其乐。

孤独也可能只是不知所措的空虚,比如蕾贝卡的焦躁的吃土,她自己不理解自己,也不指望别人理解,在一个飘渺的世界中焦躁的离去。

人们很少歌颂过孤独,因为他并不是一个褒义色彩的词语,但是也没必要排斥孤独,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考,执着的信念必定是孤独的,每个人又有独特的迷茫,空虚的未知必定是孤独的。

马尔克斯写下这部百年的孤独史诗应该是平和的,他不想给孤独一个褒义或者贬义,他只是想说,看,这就是命运。

人的本质,是一团欲望

有句话说:人这一生,都在为自己的欲望买单。

这话实在没错。

一个人想要得到什么,他都必须为此付出代价。

奥雷里亚诺上校发动革命,就是在为自己的欲望买单,后来成为人人敬佩的英雄,遭遇暗杀,这些,都是因为人的欲望。

因为欲望在,所以人的行为就有了方向。

史铁生在《命若琴弦》中讲了一个老瞎子和一个小瞎子的故事。

老瞎子的师傅告诉他,认认真真地弹断一千根琴弦,就能得到一个药方,治好已经瞎了的眼睛。

老瞎子弹呀弹,七十岁的时候,才终于弹断了一千根。

他迫不及待地去找师傅说的药方,可是药方只是一张白纸,根本就不存在那个药方。

老瞎子崩溃了,他痛苦极了。

但他还是告诉小瞎子说,好好弹,一定要好好弹,弹够了一千二百根,就可以拿到药方了,他记错了,记成了一千根。

得知真相的老瞎子,从此就萎靡不振,没多久就凄凉离世。

叔本华说:

“人的本质是一团燃烧着的欲望”。

没有了这欲望,人就没法活下去。

第一代布恩迪亚杀了人,受恐惧的折磨而离开,他想重新找回一种没有恐惧的生活,这是欲望。

在马孔多,见到了吉普赛人带来的诸多新奇玩意,他又有了很多新的欲望。

想寻找黄金,想造出一种恐怖的战争机器,想用杂七杂八的东西炼出金子。

这些,都是欲望。

每个人想怎样过他的人生,这也是欲望,就包括想要活着,这都是欲望。

欲望是人的本质,但欲望有好有坏,有些欲望,能让人成为更好的人,有些欲望,能将人拖进深渊。

我们能做的,就是尽量做自己欲望的主人,而不是成为各种欲望的奴隶。

写在最后

莫言说:

“我读《百年孤独》这本书第一个感觉是震撼,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,紧接着感觉到遗憾,我为什么早不知道小说可以这样写呢?”

终于了解为何《百年孤独》会成为文学经典的原因,明白了其"孤独"的含义,也得到了一点启发:

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。

无论是我们出生、我们成长、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、失败,直到最后的最后,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。

命运是场轮回,孤独是布恩迪亚每个家族成员共同的宿命,也是人类生命中的永恒。

既然逃离不掉,何不珍惜当下,在自己有限的一生里活出独有的精彩。

毕竟,百年瞬息即逝,人生比想象中的要短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