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白癜风品牌 https://jbk.39.net/yiyuanzaixian/bjzkbdfyy/mbbdf_zx/emwsafw/
烟墩路幼儿园,始于年。
老校名片
学校:烟墩路幼儿园
创办时间:年
校训:和(和谐之美)乐(乐乐之美)精(精致之美)灵(灵动之美)
烟墩路,是老东山的入口。从达道路斜穿出去,一直通往东山百货。这条两百米的道路上,洋楼矗立,在木棉花开季节,吸引了无数人过来打卡。
烟火气之外,若细心品味,书香气同样浓郁。这里隐藏多所广州百年名校,它们是广州教育的一张名片,烟墩路幼儿园就是其中一所。
百年烟幼,一路飞歌。年,烟墩路幼儿园的前身东山幼稚园正式成立,这所广东最古老的幼儿园不仅是无数孩子成长的学堂、陪伴了无数广州人的童年时光,更见证了广州学前教育的百年因革和学脉延续、见证了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。
烟墩路幼儿园园长陈永莉说,幼儿园打造浸润式的音乐环境,传承优秀传统文化,以“和乐精灵”为办学理念,在每一个孩子心中埋下正直善良、快乐美好的种子。
百年底蕴,培养精灵
悠悠韶光转,漫漫办学路。不知不觉,烟墩路幼儿园已然跨越两个世纪,历经沧桑与社会变革,始终弦歌不辍。
年,美国时乐士夫人来到广州,在东山创办了东山幼稚园,借用东山堂房屋上课,这就是烟墩路幼儿园的前身。那时,就读幼儿园大多是孤儿院、盲人收容所的小孩。年在培正路东入口建成自己的园舍,年东山幼稚园改名为培灵幼稚园。
年创办时借位于牧鹅塘的东山堂上课。
在“四代同园”中,71岁的练伯其父亲练老先生是家族里第一个入读烟墩路幼儿园的人,年入读幼儿园时,园长是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人。那时,培灵幼稚园的知识课、算术课、音乐课、舞蹈课等教材大多译自国外,歌曲、舞蹈、游戏等活动亦由国外引进。“那时候东山人口不多,大家就像一家人。”练伯回忆起父亲生前曾告诉他,读书时,最开心的时刻是同学生日,小寿星的妈妈都会煮很多红鸡蛋送到幼儿园,每个小朋友都会分到一个。
年,因招生规模扩大,得到幼儿家长和社会热心人士捐助,年新园舎落成。时代变化让幼儿园办学一度举步维艰,在抗日战争时期,幼儿园迁到香港,期间一度停办。直至年抗战胜利后,在凌履端园长的带领下才回到广州,复学招生。
年,培灵幼稚园成为原广州市东山区教育局直属的公办幼儿园,并更名广州东区第一幼儿园。
20世纪50年代的园友陈永锵回忆,“来到烟墩幼,第一次感受到了老师对我像妈妈般的爱和关心,让我从小种下了善良正直的种子。那时幼儿园没有太多玩具,但有很多绿色的树,绿色的床,绿色的桌子和椅子,还有一辆绿色的吉普车,从那时起,大自然的绿色美就根植在我的心中。”
年培灵幼稚园师生合影。
时间进入了年代,幼儿园改名为工农兵幼儿园,后与其他3所幼儿园合并,再次更名为东山区烟墩路幼儿园。从那时起,园所发展就迎来了一个新的阶段,成为了广州市学前教育的窗口。
陈永莉介绍,20世纪70年代幼儿园被广州市东山区政府确定为广州市外事办接待单位之一,先后接待了来自美国、英国、日本、瑞典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观者千余人次,为外宾展示音乐课、体操、模仿性游戏及宣传队表演等。
20世纪70年代接待外宾表演。
余音袅袅,润物无声
改革东风来,活力齐涌现。
年,《幼儿园教育纲要》颁布,促进学前教育改革,国外儿童发展和教育理念被引入中国。
那时起,烟墩路幼儿园率先进行“发展音乐特色教育,全面提高师幼素质”理论与实践的探索,走上了一条特色化音乐改革道路。
20世纪30—80年代幼儿园园门。
一直以来,音乐是烟墩路幼儿园的金字招牌。年,印尼华侨张小梅老师组建了一支幼儿舞蹈队,注重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和艺术特长,在同行中颇有名气。
“那时我最喜欢上音乐课,老师弹的钢琴曲很好听,还爱看音乐书上那一排排爬上爬下的‘黑豆芽’。”练伯回忆道:“音乐室有一个小舞台,老师在舞台上扮小绵羊,表演节目给小朋友看。”练伯现在也经常出去唱歌、跳舞,对音乐的兴趣跟烟幼当年的经历密切相关。“我喜欢音乐,老爸喜欢听交响乐。”
20世纪50年代幼儿表演。
上世纪90年代,彭粤湘老师突破传统音乐教学思路,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参与性,在专家指引下,对歌唱、打击乐等活动进行探索,幼儿园的音乐教育研究逐步走上了科学化道路。
“我们要做的是环境育人。”陈永莉说,幼儿园充分利用空间,这里有会唱歌的音乐树屋、音乐广场、红舞台、园歌旋律长廊……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奇妙灵动的音乐教育环境。在幼儿一天的活动中,老师灵活选用世界名曲、优秀民歌、革命歌曲贯穿于活动各环节,利用早操教学、进餐等时间播放音乐,将音乐渗透于活动各环节,不断激发孩子的艺术细胞,让他们在音乐世界里自由徜徉。
烟墩路幼儿园音乐教育独具风格,多次获得国外幼教同行的好评。西德著名音乐协会主席艾迪先生来园观摩时,给予了高度评价,认为烟幼音乐教育形成了特色,以真情、激情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,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尤其突出。
近年来,幼儿园以获评为广州市首批艺术重点基地幼儿园为契机,拓展思路,巧用外力,通过举办、广场音乐会、音乐达人秀等系列特色活动,为幼儿营造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环境。同时,将奥尔夫、柯达伊、达尔克罗兹三大音乐教育理念及方法融入音乐教学中,推进音乐课程建设并取得初步成效,不断擦亮音乐教育特色品牌。
侧面
年,烟墩路幼儿园迎来周年园庆。3月30日,历届烟幼学子们来到烟墩路18号,在人生第一个学园里与老师、同伴首次相聚,追忆往昔,一同回味欢乐的童年时光。
烟墩路幼儿园。
“这里拥有着我的美好童年回忆,给予了我画画的灵感……”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、陈树人纪念馆名誉馆长陈永锵先生讲述了他与烟墩路幼儿园的故事,引发了现场的阵阵欢呼;
“找啊找啊找朋友,找到一个好朋友。敬个礼啊握握手,你是我的好朋友。”伴随着熟悉的旋律,上至80多岁白发苍苍的老园友、下至在园3岁多的小园友,每一个烟幼人都开心地舞动起来,找寻自己的新朋友和老朋友。
搭乘“烟墩路幼儿园时光机”、穿越“彩虹时光隧道”、在“我是烟幼人”园友名片墙留下自己的名片,烟幼人在幼儿园里寻找着童年的回忆,重温百年烟幼幸福时光。
陈永莉园长说,这是幼儿园第一次举办园庆活动,希望能让更多烟幼学子回到母园,再续同窗情谊,一起感受母园的变化发展,为烟墩路幼儿园发展建言献策。
园长专访
烟墩路幼儿园园长陈永莉。
烟墩路幼儿园园长陈永莉:“听到一句园长妈妈,是我最幸福的事情。”
南方+:烟墩路幼儿园走过了百年时间,其中有无什么故事?
陈永莉:烟墩路幼儿园已有年的历史,几易其址,数更其名,但基本都在人杰地灵的东山口,它不仅是广东学前教育的观察样本,更是广州学前教育的窗口单位。如今,烟幼发展的交接棒交到我们手上,我们要秉承“和乐精灵”的办学理念,建构园本课程,发展园所特色,注重培养幼儿爱国爱家爱园的情感。
从东山牧鹅塘到烟墩路18号,不夸张地说,这所百年幼儿园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健康活泼的孩子,见证他们从嬉戏玩耍的天真孩童到勤奋踏实的社会栋梁,比如一级美术师陈永锵,南粤优秀校长吴穗等。
南方+:建设普惠性幼儿园是政策发展的方向,烟幼有何新动作?
陈永莉:发挥龙头辐射作用。目前在越秀区教育局部署下,以烟墩路幼儿园为主任园的烟墩幼教联盟已成立,将打造联盟式学前教育特色品牌,为推动全区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而努力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均衡教育的需求。
南方+:从事学前教育多年,您有什么心得体会?
陈永莉:我从事学前教育已经33年,始终如一地热爱这份工作、热爱孩子。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是最天真无邪、活泼烂漫的,每天早上迎接孩子们入园,听到一句园长妈妈早上好,是我最幸福的事情。那一刻,我觉得坚守幼教几十载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。
我们常说,三岁定八十,在幼儿成长关键期,幼教人一定要让孩子们养成好习惯、习得好品质,用自己的热忱和专业引领影响孩子、服务家长社会。我想,孩子灿烂的笑脸、家长良好的口碑、社会日益的美誉就是我们前进的最佳动力!
黄锦辉实习生庞成
由受访者提供
黄锦辉
广州教育头条
来源:南方+-创造更多价值